泛亚人力  >   >  向同事透露薪酬能不能辞退?上海法院发布典型案例并附专业解析 

向同事透露薪酬能不能辞退?上海法院发布典型案例并附专业解析

发布人:泛亚人力 发布时间: 2023-05-17 阅读量:613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发布“涉违纪解除类劳动纠纷十大典型案例”。


本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紧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支持用人单位正当行使用工管理权两大主题,体现法院能动司法,对劳资双方的平等保护和对涉违纪解除劳动纠纷处理的规范引导,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向全社会传播法治理念,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劳动者依法维权、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氛围。

2配图01.png

案例总共包含10个典型案例,泛亚人力给大家挑了第10个典型案例,分享出来供大家分析。

封面2.png

案例分享


劳动者合理披露自身薪酬的不构成严重违纪


——某茶业公司诉殷某劳动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


殷某于2016年4月入职某茶业公司。双方签署的《商业秘密保护及竞业禁止协议》约定,殷某不得泄露公司不公开的财务状况、财务资料和薪酬制度等。此外,殷某签字签收的《员工手册》载明,员工违反保密制度的,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在双方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因殷某为公司已离职员工提供殷某自身的工资明细,公司向殷某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殷某不服上述处理,起诉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裁判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殷某将其本人的工资银行明细提供给案外人用以诉讼,既是员工对其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也是配合审理该案的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之需要,该行为具有合理性。殷某披露的是自己的薪酬内容,非公司整体的薪酬制度,实际未达到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程度。某茶业公司据此解除与殷某之间的劳动合同,无事实与法律依据,应当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某茶业公司应向殷某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典型意义】


本案是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违反保密制度为由主张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管理制度而解除合同所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对于劳动者违反保密制度行为的认定,必须考察其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首先,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对其个人信息享有合法权益,可以自行进行处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应当限制劳动者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涉讼劳动者系普通员工,向他人提供的是个人薪酬信息而非用人单位整体的薪酬制度,并未违反单位有关《商业秘密保护及竞业禁止协议》的规定,不构成违反单位规章制度。

其次,本案中劳动者在职期间将其工资银行明细交予案外人作为诉讼证据,系配合事实查明之需要,其行为具有合理性。


最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作为最严厉的处罚措施,须有相当的行为严重性,例如破坏公司管理秩序等。若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动者的任何行为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则显然失当。

上篇:OPPO哲库关停裁员3000人会议实录:高管数次落泪,HR宣布补偿N+3并协助找工作

下篇:上班胃疼请假,去买药途中摔伤算工伤吗?

微信咨询
 

扫码添加官方客服 为您提供专属答疑

在线客服 员工服务
 

扫码关注泛亚人力 随时随地自助查询

服务热线

400-623-9996

投诉建议
 

投诉提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