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员工“同工不同酬”问题如何破?①|“我们干着一样的活,待遇却不一样”
-
发布人:泛亚人力
发布时间: 2025-11-17
阅读量:306
本报记者 王羡茹 本报实习生 张人瑞
编者按
当前,外包用工在互联网、金融、制造业等行业不同程度存在。外包员工常常与正式员工承担相同的工作,却在权限、福利待遇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一些企业为追求组织弹性与成本控制,把一些员工冠以“外包”的名,却让他们干着“派遣”的活,规避法律责任,损害了劳动者权益。本版即日起推出《外包员工“同工不同酬”问题如何破?》系列报道,揭示外包用工乱象,以期推动劳动用工秩序更加公平规范。敬请关注。
在北京的一家科技公司里,程序员王告的工位与正式员工紧密相邻。他与正式员工参与同样的项目会议,讨论同样的技术难题,甚至同样加班到深夜。
然而,当他试图登录公司内部知识库查询一个关键信息时,屏幕上“权限不足”的提示,将他拉回现实——作为一名外包员工,他面前像有一堵“隐形的围墙”,将他“隔离”在公司核心资源之外。
“我们干着一样的活,待遇却不一样。”王告的苦笑中,带着些许无奈,“感觉自己像个‘二等公民’。”
王告的处境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企业追求组织弹性和成本控制,外包用工模式已在互联网、传媒、金融科技乃至制造业等领域不同程度存在,构成了不容小觑的“编外大军”。他们与正式员工并肩作战,却在福利、权限、归属感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编外大军”
走进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关村软件园,记者发现,同一家公司的员工,却带着不同颜色的工牌,这是外包员工与正式员工身份差异的体现。
在计算机行业,某外企前测试经理王晓向记者透露,3年前他管理的10人团队中,正式员工3人,其余7人均为外包员工。
“核心业务主要由3名正式员工完成,外包员工承担的工作相对机械、繁琐。”王晓说,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名正式员工的用工成本,约等于1个半到两个外包员工,“这种成本核算,成为企业大量使用外包用工的直接驱动力。”
这种状况在传媒行业也较为普遍。刘雅告诉记者,她曾经供职的公司,其母公司为了“减负”,将栏目整体外包给子公司。栏目组共30人,只有两名正式员工,其余都是外包员工。
“当初选择加入是因为公司说有机会转正,但努力了两年也没等到转正的机会。”刘雅最终无奈选择离职。
在保洁行业,外包用工更为普遍。有10年工作经历的保洁员邢峰属于“幸运的少数派”——她直接与平台签约。
“我入职比较早,赶上了与平台直接签约,目前可以比外包的保洁员每单多拿10多元。”邢峰透露,像她这样能与平台直接签约的,在北京并不多,大部分保洁员都是与外包公司签约的“编外大军”。
“壁垒”分明
在金融科技这类对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行业,外包员工与正式员工的区别体现得更为明显。
刚刚从一家银行核心系统供应商离职的公司正式员工鲍仪透露,其公司外包员工被严格限制权限:他们只能使用测试环境的台式电脑,无法访问处理真实交易的生产系统;他们的工牌只能进入园区大楼,无法刷开核心机房的门禁;他们无法使用内部通信工具“优聊”,工作沟通都是依赖微信等外部渠道。
“外包员工就像‘代跑者’,我们画好跑道让他们验证功能,但不会让他们触碰真正的赛道(生产环境)。”鲍仪说,当银行测试需求激增时,公司会临时拉微信群协调,外包员工需同时对接多个部门,他们没有自己的成长路径。
福利与团队融入的“壁垒”同样分明。鲍仪介绍,外包员工需自备笔记本电脑用于外网沟通,公司不提供座机,也不参与内部的绩效互评。在团建活动中,公司组织的“游上海”等活动,工会经费不覆盖外包员工。相比之下,由外包转为劳务派遣的员工,权限和福利则有所提升,可访问生产系统、参与绩效打分,工作内容更接近正式员工。
“潮汐式”用工
“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型鞋厂,外包是生存的选择。”温州太阳神鞋业有限公司的支经理坦言,如果每个生产环节都养工人,用人成本压力太大了。因此,除了研发和成型包装等核心环节,公司其余生产流程基本选择外包。
然而,这种模式潜藏着较大的运营风险。温州金尚进出口外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庄柏青介绍说,外包虽然节约了成本,但常常导致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工期延误。他分享了一次惨痛经历:一家合作鞋厂因外包环节出问题,导致整批货物出货时间比原计划晚了两周,购买方要求赔偿5%的订单金额。
“目前只有较大规模的鞋厂会有固定工人,可以相对保证工期,但这类鞋厂的报价也相对较高。”庄柏青道出了制造业的两难局面。
庄柏青反映,更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中的“潮汐”招工现象。由于外包环节对工人技能要求较低,“培训一上午就能上工”,劳务公司只在工厂订单较多时大量招募工人,订单完成后立即遣散,循环往复。
“要想招到工人,对手艺就不能有太高要求。”庄柏青表示,这种不稳定的用工方式,不仅使工人无法获得持续的收入保障和技能提升机会,产品质量也不能保证,从长远看,不利于企业发展。
一道道权限门槛、一项项缺失的福利、一次次被排除在集体之外,以及付出同样劳动却无法获得同等尊重的落差……记者采访中发现,外包用工的滥用,正在使身处其中的劳动者在职业发展与权益保障上陷入多重困境。
外包员工与劳务派遣员工有什么区别?他们的维权之路是否顺畅?企业为何如此青睐外包用工?如何规范外包用工……记者将进一步采访调查。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内容来源于工人日报,本网站仅供分享使用。
泛亚人力公司成立于 2004 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全国性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品牌供应商,主要为企业提供员工派遣、劳务外包、业务外包、企事代办、云培训、考务外包、劳动法律、员工体检、节假日福利、积分福利、全球用工解决方案等服务。泛亚人力与众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优秀民营企业保持着长期合作,依托合规安全的标准流程、专业化服务团队、数字化运维管理系统,帮助客户降本增效,提升了运营管理效率。欢迎致电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400-623-9996。



.jpg)